孩子上課不專心,該吃「聰明藥」嗎?
最近在門診中,許多家長焦慮地問我:「阿銘醫師,老師說我家孩子上課總是發呆,要不要去小兒身心科拿個『聰明藥』?」
這個問題越來越常見。老師擔心孩子跟不上進度,父母則害怕被貼上「不專心」的標籤。但究竟什麼情況需要藥物?誰適合?長期使用又會不會影響孩子的成長?今天我想和大家好好聊聊。
仨寶爸中醫博士吳啓銘|台中臻品中醫副院長|專精兒童轉骨、性早熟、鼻過敏、異位性皮膚炎、減重、青春痘|執業20年,部落格不定期分享中醫觀點與生活札記。 阿銘醫師電子名片 👉 http://中醫師.tw
最近在門診中,許多家長焦慮地問我:「阿銘醫師,老師說我家孩子上課總是發呆,要不要去小兒身心科拿個『聰明藥』?」
這個問題越來越常見。老師擔心孩子跟不上進度,父母則害怕被貼上「不專心」的標籤。但究竟什麼情況需要藥物?誰適合?長期使用又會不會影響孩子的成長?今天我想和大家好好聊聊。
從小,阿銘醫師的數學就不是特別好。小學的時候,爸媽為了讓我進步,特別送我去上當時很流行的「公文數學」。 一開始還能跟上,但當課程進入「因式」「倍式」的時候,就開始覺得吃力了。
到了國中,更是常常羨慕那些數學特別好的同學。有一天我忍不住問他們秘訣,才發現——他們並不是背了比別人更多的題目,而是懂得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數字。 那時我才明白:數學要學好,不是死背,而是要花時間和它培養感情。
現在,輪到我的孩子們逐漸進入小學高年級、國中階段,我也開始思考:要怎麼陪他們走過這段路? 於是我整理出一份「數感養成10招」,分享給大家。
---女兒最近剛升上國中,數學老師開始要求他們背一些基礎的平方數。 像是 1²=1、2²=4、3²=9,一直到 20²=400。這些數字雖然不算多,但要一個一個背下來,對孩子來說總是顯得枯燥。
有天看著孩子一題一題在紙上計算,阿銘醫師心裡就冒出一個想法: 如果能有個線上小工具,隨時能出題練習,還能自動批改,那孩子會不會覺得更有趣?
於是我設計了一個簡單的線上數學練習網頁 👉 四則運算與平方練習
---孩子可以邊練習邊挑戰自己,大人也能順便當作腦力訓練。
在門診中,我常被問到:「阿銘醫師,我女兒都高二了,胸部發育得比較慢,現在還有機會再豐滿一些嗎?」這是許多家長與女孩在青春期階段最關心的議題之一。
雖然青春期大致落在 11~18 歲,但每位女孩的發育時程並不完全相同,身體變化深受 體脂肪比例、荷爾蒙分泌與作息習慣影響。今天我就來跟大家聊聊:女孩的胸部發育到幾歲?還有哪些因素會影響她們的身體發育?
臻品中醫 副院長 吳啓銘
「爸,我的女同學們幾乎都有穿內衣了,我是不是發育比較慢?」
這是我女兒升國中後問我的一句話。
其實,青春期的孩子開始注意自己的外表,胸部發育常常是女孩們最在意的焦點之一。🤭
但很多人誤以為只要多喝木瓜牛奶就能「升級」📈。
事實上,胸部發育和 荷爾蒙平衡、體脂比例、營養吸收 有關,並不是單一食材就能決定的。
真正重要的是 均衡飲食 + 規律作息,再搭配適合的調理方式,才是健康發育的關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