數感養成10招與心算挑戰
從小,阿銘醫師的數學就不是特別好。小學的時候,爸媽為了讓我進步,特別送我去上當時很流行的「公文數學」。 一開始還能跟上,但當課程進入「因式」「倍式」的時候,就開始覺得吃力了。
到了國中,更是常常羨慕那些數學特別好的同學。有一天我忍不住問他們秘訣,才發現——他們並不是背了比別人更多的題目,而是懂得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數字。 那時我才明白:數學要學好,不是死背,而是要花時間和它培養感情。
現在,輪到我的孩子們逐漸進入小學高年級、國中階段,我也開始思考:要怎麼陪他們走過這段路? 於是我整理出一份「數感養成10招」,分享給大家。
---數感養成 10 招
1. 補滿十
看到 8+7,可以先想成 (8+2)+5=15。
👉 學會「湊整數」,加法會快很多。
2. 拆解數字
38+27 → (30+20)+(8+7)=65。
👉 先處理十位,再處理個位,思路更清晰。
3. 快速估算
198×6 ≈ 200×6=1200。
👉 孩子會學會判斷「答案大概在哪裡」,避免粗心大錯。
4. 倍數判斷
- 2 的倍數:末位是偶數
- 3 的倍數:數字和能被 3 整除
- 4 的倍數:末兩位能被 4 整除
- 5 的倍數:末位是 0 或 5
- 6 的倍數:同時是 2 和 3 的倍數
- 8 的倍數:末三位能被 8 整除,或可以連除以 2 三次
- 9 的倍數:數字和能被 9 整除
- 11 的倍數:奇數位和−偶數位和能被 11 整除
👉 幫助檢查答案是否合理。
5. 分數換算
1/2=50%,1/4=25%,1/8=12.5%。
👉 背熟這些常見轉換,百分比題更輕鬆。
6. 視覺化數字
用方格紙幫助理解平方、用餅圖理解分數。
👉 把抽象數字「變得看得見」。
7. 撲克牌遊戲
抽兩張牌相加或相乘,看誰快。
👉 遊戲化練習,讓孩子更有耐心。
8. 乘法小技巧
- 乘以 9 = 乘以 10 − 原數
- 乘以 25 = 除以 4 × 100
👉 發現數字規律,就能少寫很多筆算。
9. 百分比偷吃步
- 9% = 10% − 1%
- 15% = 10% + 5%
👉 日常買東西、打折比價都很實用。
10. 心算挑戰
例 1:21 的平方
21 很接近 20,20 的平方是 400。
21 = 20+1 → 21 的平方 = 20 的平方 + (2×20) + 1 = 441。
例 2:49×51
49=50−1,51=50+1 → (50−1)(50+1)=50 的平方 − 1 = 2499。
👉 靠近整數的平方或乘法,都能用這些技巧來加快計算。
---結語
數學不是要孩子背多少題,而是要讓他們發現「數字有規律」,進而對數字產生直覺。 每天花一點時間練習,慢慢地孩子就能建立起自己的「數感」。 這些方法,我也正在陪孩子們一起練習。 也分享給各位家長,希望能讓孩子的數學路,走得更輕鬆、更有信心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