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孩長不高怎麼辦?阿銘醫師教爸媽「轉骨」黃金期這樣抓!
作者|阿銘醫師(吳啓銘 中醫博士)
副院長|臻品中醫診所|兒童轉骨|青春期發育|體質調理
「醫師,我孩子怎麼都沒抽高?班上同學都快比他高一顆頭了…」
「轉骨方真的有效嗎?該從幾歲開始吃?」
這些問題,每週在我的中醫門診都會被問上好幾次。
很多家長發現孩子進入青春期後,身高沒有明顯拉升,就會焦急尋找「中醫轉骨方」來幫助長高。
但,什麼是「轉骨」?市售的轉骨產品真的有效嗎?吃了會不會太補、反而提早發育?
今天就讓阿銘醫師用中醫專業+爸爸經驗,帶你掌握孩子長高的黃金時機與方法。
📌 什麼是「轉骨」?孩子轉大人的發育關鍵期
在台灣,中醫轉骨是許多家長耳熟能詳的觀念。不過你知道嗎?
「轉骨」其實是台灣民間用語,在古代中醫經典裡並沒有這個詞。
但它描述的,正是我們在臨床最重視的發育階段——
孩子從兒童進入青春期、骨骼快速成長、第二性徵出現的時期。
中醫認為:「腎主骨,肝主筋,脾主肌肉」
-
腎氣充足,骨頭才長得快
-
脾胃健康,營養吸收才有效
-
肝氣順暢,情緒穩定才不影響荷爾蒙
這也是為什麼中醫在處理孩子長不高的時候,不是單靠補腎,而是要辨證論治、因人而異。
⏰ 中醫轉骨的黃金時機是什麼時候?
這是很多家長最容易搞錯的部分。
❌ 「提早補,孩子就能長得比別人快」
✅ 「對的時間點給對的方法,才能穩穩長高」
📍 建議這樣判斷是否進入轉骨期:
性別 | 年齡建議 | 判斷依據 |
---|---|---|
女孩 | 8歲以後 | 乳房發育開始、身高增速明顯 |
男孩 | 9歲以後 | 睪丸變大、聲音開始轉低 |
🧪 中醫轉骨方真的有效嗎?
市面上常見的轉骨飲、轉骨膠囊,主打「幫助孩子抽高」的功能,但多半只強調「補氣補血」,少有根據孩子體質區分的設計。
🔍 根據近年研究與臨床觀察,確實有部分中藥成分可以:
-
刺激腦下垂體分泌生長激素(GH)
-
增加骨骼生長板的厚度與密度
-
調節荷爾蒙、延後骨齡提前閉合
不過,這些作用建立在「對的藥用對的體質」上。也就是說:
📌 不是每個孩子都適合同一種轉骨方。
🧑⚕️中醫轉骨常見四種體質分析
阿銘醫師在門診最常見的四種轉骨體質分類如下:
體質類型 | 表現 | 適合方向 | 常用方劑 |
---|---|---|---|
脾胃氣虛型 | 食量小、容易累、偏瘦 | 健脾補氣 | 香砂六君子湯、七味白朮散 |
陰虛火旺型 | 熬夜、臉紅、容易口乾 | 滋陰降火 | 知柏地黃丸、夏枯草、麥芽 |
肝胃不和型 | 情緒壓力大、胃口不好 | 疏肝健脾 | 加味逍遙散 |
肝腎不足型 | 發育慢、動作遲緩 | 補腎填精 | 六味地黃丸、左歸丸、右歸丸 |
轉骨最怕的是:時間點不對+體質沒對=補錯方向、反而提前結束發育期。
🏃♀️除了吃中藥,還要做什麼?
中醫轉骨的效果不只靠「藥」,還要結合「養」與「動」。
阿銘醫師的「轉骨三大守則」:
1️⃣ 早睡早起不熬夜 → 生長激素在晚上10點~凌晨2點分泌最旺
2️⃣ 多運動多跳躍 → 跳繩、籃球、游泳、慢跑,每天30分鐘
3️⃣ 飲食均衡不過補 → 高蛋白、適度鈣質,避免甜食油炸
身高的關鍵不是「吃什麼長高」,而是「身體有沒有準備好長高」。
📈孩子長不高該怎麼辦?先看這三件事
-
📏 觀察生長曲線:身高是否連續兩年落後於同齡孩童 👉 生長曲線小幫手
-
🧬 檢查骨齡:透過X光判斷成長板是否還有空間
-
🩺 諮詢專業中醫師:從體質診斷是否需要轉骨調理
如果你擔心孩子太早發育、長不高、或不確定是否該轉骨,別急著自己亂補,讓專業中醫師幫你掌握黃金成長期。
✍️總結:轉骨是一門時間與體質的藝術
「中醫轉骨有效嗎?」這句話,其實可以這樣說:
✅ 對的孩子,
✅ 在對的時機,
✅ 用對的方式,
✅ 再配合正確的作息與運動,
👉 轉骨才會發揮真正的力量。
家長若能與醫師一起守住青春期成長的節奏,不用過度補、也不會錯過黃金期,孩子自然能順利「轉大人」,而且長得好、發育穩、心情也輕鬆。
📮 想了解你家孩子是否適合轉骨?需要骨齡檢查或量身設計轉骨計畫嗎?
歡迎私訊阿銘醫師或預約臻品中醫門診,幫孩子健康地長出自信與高度 💪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