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一袋龍眼,喚起一整個夏天的記憶】
🧑⚕️今天門診時,有位好朋友特地送來一大袋剛從樹上摘下來的龍眼。
一打開袋子,那熟悉的果香撲鼻而來🍃,瞬間把阿銘醫師拉回小時候——那段每年暑假回嘉義水上外婆家的日子🏡。
🐾 外公家龍眼樹下的童年記憶
身為阿銘醫師外公的十八金孫中最小的一位(不是十八銅人啦 😄),我可以說是得天獨厚,幾乎是橫著走也沒人管🕺。
那時最喜歡拿著空寶特瓶裝水,到外婆家龍眼樹下灌「肚伯仔」(也就是蟋蟀🪳),一蹲就是半天。
偶爾玩太瘋,還會偷偷爬上龍眼樹,下來當然少不了被大人唸個幾句。
那時的龍眼樹都又高又壯,和現在常見的矮化品種完全不同。
每到夏天☀️,龍眼一串串成熟時,二舅就會拿出他準備好的竹竿,在前端綁個「叉子」,幫我們摘下那掛得最高最甜的果實。
🍵 樹蔭下的午後與家族的笑聲
午後,大家會在龍眼樹下擺張小桌子,泡壺茶🍵、吹吹風,邊吃龍眼邊聊天。
那種悠閒自在的氣氛,是我記憶中最單純、最快樂的時光✨。
還記得舅舅曾說,那棵龍眼樹,是外公年輕時親手種下的。
後來我離開嘉義,到台中念醫學院📚,每次回水上探望外公,他總是坐在那棵老龍眼樹下乘涼🌬️。
有時還會和我講古📖,說日文、唱唱小時候的童謠🎶。
那時候的風、蟬鳴聲、茶香與果香,全都讓人難以忘懷。
🍂 一起老去的龍眼樹
直到有一年,外公九十幾歲時突然生病了🛌。
奇妙的是,那棵龍眼樹也漸漸枯黃,怎麼照顧都沒起色。
後來外公在九十七歲那年安詳辭世🕊️,而沒多久,那棵龍眼樹也完全枯死了。
就像是默默陪著外公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,然後也靜靜地說了再見。
我總覺得,那棵龍眼樹不是普通的果樹。
它是一段歷史、一個時代,也是一個我們家族共同的記憶與情感🧡。
🧑⚕️ 中醫眼中的龍眼:不只是童年的味道
說到龍眼,其實不只是回憶中的水果,它在中醫裡也有重要的功效與地位。
《本草綱目》記載:「龍眼益智寧心,久服強魂健魄,開胃益脾,養血安神。」
中醫認為龍眼性溫、味甘,入心與脾經,有補益心脾、養血安神的作用。
常用於:
✅ 心悸失眠
✅ 健忘體倦
✅ 小兒夜尿等狀況
🌙 誰適合吃龍眼?
如果你是以下族群,適量吃龍眼會有不錯的調理效果:
-
經常熬夜🌙
-
工作壓力大💼
-
精神緊繃、容易心神不寧😵💫
可以用龍眼肉(桂圓)煮粥、煮茶或煲湯🍚,對補氣養血、穩定情緒與改善睡眠都有幫助✨。
⚠️ 體質偏熱的人請注意!
不過,龍眼屬溫補之品🔥,如果你本身容易上火、嘴破、喉嚨痛,或是有便秘的狀況,記得就要少吃喔😉~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