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門診中,阿銘醫師最常聽到一句話:「我吃超少、天天運動,怎麼還是瘦不下來?」
這時我一定會問:你知道自己的 BMR 跟 TDEE 嗎?
因為只要搞懂這兩個數字,你就能真正掌握「熱量赤字」,讓減重不再憑感覺!

BMR 是什麼?——身體的基本用電量
BMR(基礎代謝率) 是你每天什麼都不做,身體仍然會消耗的熱量。就像手機待機時仍會耗電一樣,我們的身體也會持續「運轉」:呼吸、心跳、體溫調節、器官運作等等。

阿銘醫師會將您的資料輸入APP,系統就能快速算出你的 BMR,幫你了解「身體最少要吃多少」,才不會進入省電模式、傷害代謝。

TDEE 是什麼?——你每日真正的熱量消耗
TDEE(總熱量消耗) 是你一天的「實際耗能」——包含了基礎代謝 + 活動量(每週運動次數)。

在體重管理的 App 裡,設計了活動程度的選項,讓你根據生活型態快速選擇,馬上就能知道屬於你的 TDEE。

這兩個數字怎麼應用在減重上?
很多人以為「吃越少就越快瘦」,但其實這是大錯特錯

!

真正的減重策略,是創造「熱量赤字」:吃進的比消耗的少一點點
但這個「少」,有技巧、有底線:

BMR 是減重的底線
你的每日攝取熱量不能低於 BMR,否則身體會覺得「飢荒來了」,開始保護脂肪、分解肌肉、降低代謝,反而更難瘦、更容易復胖。

例如你的 BMR 是 1300 大卡,就不能只吃 800-1000 大卡,這樣不但瘦不健康,還可能掉頭髮、月經不順、精神差、肌肉流失!

TDEE 是減重的導航
你的 TDEE 才是判斷要吃多少的依據,建議每天的熱量攝取控制在 TDEE 的 80~85% 左右,穩定創造熱量赤字,減重才會有效又安全。

例如你 TDEE 是 2000 大卡,建議每天吃 1600~1700 大卡,這樣才能慢慢瘦、而且不復胖!

熱量赤字不是越多越快
很多人為了快速瘦身,硬砍熱量,但往往三週後就破功。身體是聰明的,它會自動降低代謝速度、增加飢餓激素,讓你難以持續。

所以我的建議是:慢慢來,瘦得久、瘦得穩,才是關鍵!

如何開始?
現在打開體重管理的 App,選取自己每天的活動程度

馬上就能知道你該吃多少、該動多少

避免亂節食、不靠猜測,讓減重變成一場有科學、有計畫的戰鬥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